第(2/3)页 “关宁铁骑,顾名思义,是一支擅长游击、冲锋的骑兵部队,身着光明铠,骑士、战马皆覆山纹甲。” “可选长柄武器为长槊、狼牙棒、关刀,标配长弓、三十枚狼牙箭矢以及一柄三眼火铳。” “其优势在于机动性极强,可千里奔袭。战斗力强悍,无需整备军队,可在行进中进行‘二段冲锋’,战士士气极为高昂,战斗意志顽强。” 一席话,听得朱棣不由心驰神往。 他甚至都忘记了喝酒! “可惜,可惜啊!” “十二弟,如此勇悍的骑兵,有什么可惜的?” “可惜,这支骑兵暂时没有合适的总指挥使,只能囿于军营中,日夜操练,上不得战场。” “这有何难!” 朱棣闻言,立即地将酒杯放在桌上,猛拍胸膛。 “总指挥使,我不就是吗?现成的!十二弟何必缘木求鱼呢!” “四哥,军中可无戏言。” “那是自然!” 朱棣话音刚落,他的手中便微微一沉。 定睛一看,原来是关宁铁骑的虎符、印信! 顿时,不由眉开眼笑了起来。 “十二弟你放心,四哥我这辈子最喜欢的就是打仗了!有我给你当大将军,你就瞧好吧!我一定把关宁铁骑操练得比铁浮屠还要厉害!” …… 应天府。 雄鸡唱晓,朱元璋从龙榻上醒了过来。 穿戴好龙袍,他便径去了早朝。 按照他定下的规矩,当皇帝的每天都应当始于清晨的早朝,终于深夜的御书房。 对朱元璋而言,处理国家政事,并不应该视为负担,而应该当做责任。 是对这天下千千万万老百姓的责任。 在朱元璋批阅奏折时,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位大臣洋洋洒洒写了足足万字的奏折,一通看下来,朱元璋给看得云里雾里的,字数都过半了他仍然没明白对方究竟想要说什么。 气急败坏之下,他将奏折丢到一旁,先让人把这个大臣揍了一顿再说。 而后,在看到最后五百字的时候才知道了主题所在,万幸他最后几百字讲得的确切中要领,于是朱元璋又给了他一份奖励。 从那之后,大臣们的奏折便都简略了起来,不再拉拉杂杂说些有的没的,直接让朱元璋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而今天,刚来到大殿,朱元璋变注意到他的案前摆放着一摞奏折。 这些奏折一反常态,每一个都相当厚实,由此可见其内容究竟多到了何种程度。 见状,朱元璋的脸色顿时就变得难看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