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如此一来,国库每年将会为此做出多大的开销? 平白无故多了这么大一笔费用,那么原本可以用作其他的银钱,都势必受到波及。 赈济灾民、修筑工事、大军开拔、宫殿修筑、百官士卒的粮饷……无数的支出,都会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诸位大臣们立即出列,向摄政王殿下阐述此举的荒唐和耗费。 甚至,更有甚者,三省六部之中的户部尚书更是声泪俱下地陈词,将这种做法贬低得一文不值。 先是从每年的国库消耗出发,然后阐述这样做的意义,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这种做法,只是在白白浪费本就空虚的国库,除此之外根本没有任何的意义! 很显然,朝廷之中的文武百官们,有九成九的人都是对此表示支持和认可的。 他们都觉得,摄政王的这做法未免也太过于昏聩、太过于意气用事了。 末了,更是齐齐跪在地上,恳请摄政王能够收回成命,不要误国误民。 当然了,也有没有跪的。 刘伯温便是其中之一。 他眉头紧锁,思索着摄政王殿下此举的深意。 在刘伯温的眼中,摄政王殿下智谋远超常人,而他所做的每一桩事情,都是有其深意的。 之所以许多人看不懂、不能理解,那是因为他们的眼光没有摄政王殿下那般长远,看不到未来。 所以,同理。 眼下的这桩事情,说实话在刘伯温看来,是一件长远有利国家的大事。 但眼下……却是没有想到一个万全的法子,能够应对。 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得再好,国库里没有银子,那也是寸步难行。 总之,还是看摄政王殿下有何妙招吧。 带着这样的想法,刘伯温泰然自若地站在原地,静静等待着。 朱柏将这一切看在了眼里,对着刘伯温微微颔首,眼中多了一抹赞许之色。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的赞誉,他果然担得起。 不过,这其他人嘛……多少就差点意思了。 摄政王看着众人,声音冷肃。 “诸位爱卿,本王且问你们一桩事情——倘若有比大明更加强大百倍的国家,悍然入侵了我大明,诸位又该如何是好呢?” 闻言,在场众人纷纷表示要以死铭志,要以身殉国等等。 总之,一个比一个说得响亮,一个比一个更会场面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