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偏偏打错了算盘,刚才向刘伯温提出疑惑之时,他以为刘伯温会支持自己的做法。 “你当真以为皇上此次视察是为了视察吗?” “所选之地多以孩童,少数民族为主,以朝中官员尤其反对皇上迁移之事的官员,多为地方边藏之官” 换句话说,基本都是少数民族。 大明朝为了让国家统一,百姓相通而无任何隔阂,在上皇当政之时,就以大批量鼓励地方少数民族与朝中为官。 如今这些官员反倒要铸成大错,皇上此举其一是为了视察教育试点,实则却是在侧面敲打。 解缙没有听懂,刘伯温自然无话可说,返回自己府上,连忙做好准备,便带领着那个所有的官员共同陪同朱柏前往京城内的社学进行审查。 以社学之地所学多为孩童,最大不过六七岁,最小也仅有四岁而已。 朱柏换上便服,反而没有表露天子之身份,带领着内阁十几个官员一边进行着视察,一边也谈笑风生。 “刘爱卿,你身为内阁首辅,想必对我本朝私塾教育必定了如指掌吧。” “朕倒是要考考你。” “皇上,臣等卑微才学,实在不配与皇上相持。” 见刘伯温如此谦卑,朱柏倒是完全没有客气。 “哎!何必如此拘谨,既然是微服巡查,我等便不论君臣,只论朋友而已。” “你说若以教学为主是应当授其志还是授其思?” “回皇上,理应授其志也。” “唯志向远大方,可知晓皇上之谋略,不得愚蠢,更不得视若无睹。” “那你说应当以何处论处?” “以孔孟之流为主,以儒家思想为派,方可。” 刘伯温虽为朝廷官员,但对于各方思想却也了解,孔子之流,儒家思想为主。 其义:君为君臣为臣,父为父子为子,各方分明。 说的根本一点儿是更加确立的皇帝思想,强化集权而已,自然更适合皇权统治。 这种送命题刘伯温可不会答错。 朱柏却笑了,他才进的那学院,便一听到当地孩童仍然是孔子言论。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念得绘声绘色,提问娓娓道来。 却也令朱柏欣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