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继位之后处置了魏忠贤的残党,虽然终结了内务专权的问题,然而这更像是一种平衡质量效应。” “百官皆以自居,他本来还以为除掉魏忠贤,便可以独揽大权。” “却没想到魏忠贤一死,真正能够压制百官的权力却消失了,非但没能全面压制文武百官,反而使得文武百官各自为政,结党营私之局面更甚。” “那为何不一杀再杀?”老朱心中非常气愤。 外面局面都以如此混乱,内部竟仍然不团结一致?岂有此理! 若以自己为主,则先杀两个以儆效尤,剩下的官员又怎敢不从? “可若真如此,朝廷就已无人可用了……这又应当如何?” “军队得不到妥善训练,有没有军饷可用,统领军马的官员也在以权谋私。” “各地疯狂增税,使得百姓民不聊生,而征来的税却又被贪官污了去。” “最终也没能回到朝廷的国库。” “朱由检虽然勤书好学,可是当时的政治局已经定型了。” “更无法从中寻找任何突破口,内外局势虽然对朝廷越发不利,但是也不至于到失控的程度。” “偏赶上这时,旱灾,蝗灾接踵而至,使得百姓们所种植粮食都已经被啃食殆尽。” “这才使得大量的居民谋反,加入叛军的队伍。” “各地方叛军以李自成,吴三桂等人为首,以各个地点兴起叛乱。” “这还只是内部叛党,外部以清朝为首,从关外闯入关中,根本无法应对啊。” “其中敌将王朴,李辅明等也皆是能征善战之辈,朝廷已经无人能够与之对抗。” “此后又有松山副将夏成德叛乱,使得外军入关,内部叛乱四起。” “朝廷派遣的官员,例如洪承畴、陈新甲等人在松山,锦州一地抵御外军。” “最终却也都以失败告终,自这时开始,朝廷局势就已经无法把控。” 至此引发了清朝与明朝之间的国力之战,壬午之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