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然而,整个朝堂却因这短暂的沉寂而充满了无形的张力。 待早朝散去,刘伯温与王轼再次走出大殿,朱元璋则独自在御书房内沉思,目光透过窗外,似乎穿越了整个偌大的皇宫。 朱柏静静地站在不远处,细细地观察着这一切。 自小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他早已学会如何在权力斗争中识别每一个微妙的变化。 然而,朱柏心中却有些许不安。 他走上前,对朱元璋关切地问道:“父皇,对于胡惟庸的提议,您是否另有考虑?” 朱元璋望向爱子,眼中流露出一丝柔和:“柏儿,这朝中各自为政者甚多,惟有坚定不移,方能成其事。” 朱柏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心中对这些斗争有了更深的理解。 他知道,自己的成长路上,还要多加历练,以便日后能协助父皇平定更多波澜。 窗外,阳光愈发灿烂,宫墙内外,一场改革已然展开,等待着被书写在历史的画卷上。 朝堂内的气氛异常紧张,所有人在朱元璋的目光下都显得格外拘谨。 此刻的朱柏站在父皇身侧,他感受到风起云涌的政治暗流。 突然,一名大臣打破了沉默:“陛下,胡大人所言不无道理,改革之举需慎重。” 话音未落,朱柏便察觉到胡惟庸唇角那抹不易察觉的微笑。 朱柏心中一紧,他深知胡惟庸话里有话,这样的挑衅不容忽视。 他稳住心神,微微上前一步,态度从容却不失坚定:“父皇,诸位大人,改革乃国之大事,必以慎重为要。这些忧虑,正是推动我们审慎制定、完美落实的动力。” 朱柏环视群臣,目光温和而坚定,“然则,犹豫不决则可能贻误良机,如刘大人所言,地方官员有能力参差不齐的现状,正是我们需要协力解决的问题。” 他顿了一下,看向胡惟庸,“若众位大人还有疑虑,我提议由我等共同检视改革细节,确保每一环节的有效执行,避免可能的疏漏。” 胡惟庸面对朱柏的建议,一时无言,只能强作镇定地点头同意。 这样一来,朝堂气氛缓和了许多。 朱柏巧妙的议论不仅稳住了局势,而且暗中消解了矛盾。 他心底暗暗松了一口气,但也深知眼前的缓和仅是一时,还需付出更多努力来巩固这份平衡。 这时,朱元璋开口,“柏儿所言甚是,朝中需同心协力,共同为国家利益服务,惟有如此,方能国泰民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