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玻璃生意中,他占四成股份,还是老规矩,只分红,其他不管,拿的是干股。 当初李小姐一再相让,不愿李家占那么多的股份,韩琛坚持不允,才定下了这个占股比例。 实在是,这门生意,一般的商户做不了。 哪怕是打着越国公府的旗号,都不一定好使。 此时的琉璃,可不是后世烂大街那种状况,金贵的很! 武朝商人,交通海外,消息并不闭塞。 海外因为琉璃这玩意,灭国的都有,你说说,这里面的利益有多吓人? 李家看似孤儿寡母,却做得偌大的生意,维持偌大的局面,必有依仗。 单单银号这一样,就不是普通商人能玩的转的。 如宁波一地的海商,个个富的流油,可曾见到,有哪个去开银号的? 不是不想开,而是开不起来。 若是没有背景、根子,单凭李记商号那么大的体量摆在那,怎能不惹眼? 怕是随便哪个官张张嘴,就能咬下来一块肉。 大家你一口我一口,早就连渣都不剩了。 所以,韩琛选了李家合作,经营琉璃生意。 其中的风险,想必李小姐和李家,都是心知肚明的。 偏偏,人家混不当回事,直接答应下来。 可见,当真背景深厚,来历非凡啊! 想到这里,韩姐夫莫名心虚。 自己今天,是不是和那李小姐互动的多了点? 李家的人,不会找上门来吧? 哎呀呀,天可见怜,本姑爷只是和李小姐商谈生意上的事,不曾有一点其他牵连啊! 此时韩琛的怂样,像极了前一世,偷吃怕被抓的窝囊男人。 马车内,冬儿一张小脸气鼓鼓的,像极了雪白的大馒头,让人看的想要咬一口。 韩姑爷深呼吸,告诉自己,养成也是一种乐趣,太小,还太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