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剑邑的雨 第五十八章 去河西-《剑邑》


    第(2/3)页

    说完还不忘记捏了捏阿晓的脸。

    张婶也是赞同,道:“真是贵人的种!要是换上一身锦袍,铁定比那李家的小胖子都有贵气三分!”

    刘婶鄙夷道:“那李家的小胖子哪里有半点贵气,穿着一身锦袍,倒像是一只小豚猪学人走路呢。”

    “对对对!刘婶,你这句话说的好!”

    苏颉大声响应道,“那家伙,吃的那么胖,真像是一只猪!他还叫栖梧呢,先生说凤凰才栖梧桐,那家伙像是只猪,应该叫做豚梧!”

    “哈哈哈哈~”

    三位婶婶都不由得笑出了声,连阿晓都笑了出来,阿晓拍了拍苏颉的肩膀,忍住心中的笑意,小声道:“别这么大声,等下被谁听见了传到他耳朵里,你们两个又要干仗。”

    “切!谁怕他啊?我一只手就能把他按在地上!”苏颉语气显得很是轻松。

    这么多日子来,苏颉的身体早已经被他父亲锻炼地相当的强大,一般的孩子他一只手就可以推翻。

    “还吹牛呢?我前段时间还看见你被他狠狠地揍了一顿,眼睛都肿了,这总不是假的吧?”王婶掩着嘴笑道。

    “那,那是因为他叫人!”

    苏颉的语气相当不满,“本来他被我打到地上的,谁知道他叫了六七个人来把我的手脚给按住了,我这才使不上力,他要是敢单独过来,我不把他腿打断!”

    “就他那几个人,要不是人多我还真的不怕,等到后年的武试初试上,他们几个人单挑在我手里过不了几招,到时候我肯定是咱们剑邑城的头魁!”

    大秦的录用人才有两种方法,一是文试,二是武试。文试又分有两科,明经科考查学生的经文学识,还有问题论证,数论科考察学生的运算解答能力。

    文试的要求太高,再加上剑邑城又是乡下小城,这里的学生基本没有什么乐意上学的,所以剑邑城一年也出不了几个能考去宜安郡太学府的。

    而武试才是这些小城孩子的出路,学堂里面也有专门的体术先生,相比于枯燥的经文,这些在学堂读书的孩子自然是喜欢武试的居多。苏颉自然不喜文,在武道上苏秋景的确觉得他是个可造之材,早早地就把他的底子打的极为扎实,就等着这四年一度的文武试。

    到时候宜安郡会派出监察使来辖区各县招收学生,考核通过的便会招入郡城太学府,到了郡里再过四年,淮南侯府亦会派出监察使去往各郡太学府招收学生,考核同样分为两种,重复如此环节,再往上,就是去往整个大秦国的最高学府——帝都太学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