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重炮设计-《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3/3)页

    刘司令摸着下巴,有些阴笑的想到,尤其到了淞沪会战的后期,双方的交战时间已经超过三个月,淞沪一带的战况依旧如火如荼,日本鬼子想搞点军事冒险,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多流点血就更正常了。

    嗯,当十余万日军,准备在杭州湾登陆时,应该就是他们最脆弱的时候,若是有几百门170重炮列队欢迎,场面一定很火爆。

    刘郧感觉自己有一股激情,想设计出一款更厉害的重炮,最佳的口径,应该是182毫米,至于炮弹的重量,争取突破一百公斤。

    因为炮弹越重,杀伤力才会越大。

    一百公斤的重量,哼哼,别的炮兵在填弹时,可能觉得有点小麻烦,然而对于蚂蚁机器人来说,根本就是小意思。

    在整个动物界,蚂蚁可是有名的举重冠军,能轻松举起自身体重一千倍的重物,有外星科技加持的蚂蚁机器人,自重139公斤,哪怕让它们填装几吨重的炮弹,都能轻松胜任。

    173毫米的重炮自重18吨,若是处于战时行军,还要增加到24吨,就更别说182毫米的重炮了,以华夏目前的交通现况,根本没有机动性可言,一旦投入使用,就要有被摧毁的心理准备。

    因此能否降低自量是首要问题。

    然而,大炮的自重与钢材的强度,却与使用的寿命成反比,根据智脑评估,钢材的强度越高,大炮的自重就越低,如果不考虑使用寿命的话,自重还会再度降低。

    刘郧有些犹豫了,要不要将182毫米重炮,设计成一次性大炮算了,以战列舰上的主炮炮管为例,它们的寿命历来很低,能发射300次算它厉害,若是使用太过频繁的话,往往200次就得报废。

    不过钢材的强度问题,小精灵表示没有任何难度,在这些年的采矿中,蚂蚁机器人发现了不少的稀有金属,合成几百吨的高强度合金,还是绰绰有余的。

    至于炮管的寿命问题,就更没问题了,因为它建议使用压缩空气,作为炮弹的发射药,一公斤压缩空气,相当于8.5公斤普通发射药。

    小精灵认为,空气压缩型炮弹有三大好处。

    一是避免了化学发射药,对炮管的灼烧,从而变相的提高了炮管寿命。

    二是化学发射药的保存和燃烧过程,都能极大的影响射速及其发**度。

    三是可以降低使用成本。

    小精灵随即演示了两类炮弹的差异,普通炮弹在发射时总会出现烟雾,当发射了三五次后,炮管即刻有发热的趋势,一旦超过了三四十次,整个炮管都有发暗发红的现象,若不及时降温根本无法使用,倘若开始发热发红了,就别说什么炮击精度了,隐形成本也会急速上升。

    然而,采用空气压缩炮弹时,就完全不一样了。

    虽然炮管也会有发热的现象,但是没发射上近百枚炮弹,根本没有什么反应,至于想达到发暗发红的程度,至少是在发射了几百枚之后,因此孰优孰劣不问可知了。

    另外,170毫米重炮的正常射速,每小时也就80发而已。

    如果是采用空气压缩弹,而且填装速度也能跟上,射速将达到6-8发,因此两者的实用效果,简直天差地别,根本没有任何可比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