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火箭研究-《胜利之钢蚁雄心》


    第(2/3)页

    梅塞施密特教授,是德国首屈一指的飞机专家,却也是一位火箭专家,刘亦诚这厮此次找他,就是为了研发火箭弹的问题。

    在淞沪战场的空战之中,奥田喜久司大佐的“箱型密集阵”,令所有在场的华夏空军束手无策,若非刘少将急中生智,又碰巧还有飞熊中型轰炸机群在场,来了个空中投放航空炸弹,形成了空中的死亡禁区,否则,该次空战的最后结果就比较悲剧了。

    火箭弹,不但能对付日军机群,还能对付日军的地面部队。

    因此刘亦诚就是做梦,都想将它研制出来,他自己是文科生出身,而蚂蚁机器人与智脑,又只会复制与拷贝,在创新方面完全是弱智,没办法,他唯一够得上的军工专家,也只有梅塞施密特了。

    何况这厮的记忆力好得很,记得教授曾与他说过,想拉他一起研发喷气式战机,好像这还是希特勒的意思。

    火箭弹与喷气式战机相比,那真是小儿科了,可惜刘亦诚与苏联红军的关系一般般,实在弄不来“喀秋莎”之类的神器,否者一夜之间,就可以让华夏军队拥有火箭炮,现在只好请德国友人帮忙了。

    梅塞施密特面带微笑,静静听完某人的陈诉。

    他很轻松的告诉这厮一个好消息,以他的专业知识来说,要研究这样的简单武器,就如同厨师炒菜一般,但是这玩意儿的意义不大,就如同华夏的炮仗一样,仅能用来吓吓人,因为精度实在是太差了。

    而且在发射之后,根本不知它会飞到哪里去,没准一不小心,它自己又飞了回来,炸死了自己人也说不定。

    “这个——”,刘亦诚也有傻了眼。

    他也突然记起一桩往事,在另一时空,他大约还是十来岁的时候——正是喜欢撒野的年龄,也喜欢捣鼓一些土制火枪、土制炸弹,以及土制小火箭。

    火枪与炸弹还好说,如果手艺不佳的话,大不了炸不响,又或将人的手指炸得发黑发肿,反正过上几天就好了。

    唯有土制小火箭,就真的麻烦了。

    一旦点燃之后,火箭居然是歪歪扭扭的蛇形前行,明明瞄准的是一片空旷的田野,结果它却窜入身后的一个草垛之中,引起了一场大火不说,事后还被家人一阵好打。

    当时他还觉得自己挺冤枉的,长大了才知道,他当时有多幸运,如果是点燃了谁家的房子,那才是真的完蛋了。

    不过,梅塞施密特可是德国专家。

    他怎么也成了小孩子一样,搞一个军用火箭来,反倒成了自杀性武器,没有一点专业的样子,根本不合逻辑,刘亦诚有点似信非信,也罢,“实践出真知”,让施密特教授先制造一两枚来看看。

    专家就是专家。

    梅塞施密特在半天之内,就制造出了三枚火箭弹,长度基本都在一米出头的样子。

    第一枚比较简陋、粗狂,箭体长1.06米,直径0.1米,并且装了一根4.6米长的平衡杆,试射射程达到了1900米。

    第二枚比较先进,箭体长为1.26米,直径0.12米,尾部装上3只倾斜的稳定螺旋板,当火箭发射时,由于空气动力的作用,使火箭自身不断旋转,从而达到了稳定飞行的效果,试射射程约4500米。

    第三枚完全是某人熟悉的样子。

    在火箭的箭体上,不但有固定的飞行尾翼,尾部还有倾斜状喷管,火箭依靠从倾斜喷管喷出的燃气,使火箭绕弹轴高速旋转,产生陀螺效应,从而保持飞行的稳定性,体长1.1米,直径0.14米,试射射程为6500米,准确性确实不高,弹点偏差200米。

    刘亦诚还就不信这个邪。

    他将三种火箭弹的数据,一一扫描到智脑,然后在虚拟幻境中反复实验,结果确实有点堪忧,前两种火箭弹,就别指望准确性了,发射之后能不飞回来,搞什么“自杀性攻击”,已经是伟大的胜利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