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章 太监也温柔-《大明春》


    第(2/3)页

    像是乖官如今往来的这些,大多就是后者,基本都是有些名声在外的,但又不是官身,历史上这种人是牢sāo最大,和那些正在仕途上挣扎的官员相比,他们其实也是一路人,唯一好些的,不过就是脸皮还不够厚,有个叫做尊严的东西还不好意思扔掉,或者说不好意思直接扔掉,总还讲究一点文人风骨。

    像是以前乖官不是国舅的时候,凭借着一首木兰辞,这些人也登门拜访,不过乖官成了国舅,这些人反倒不上门了,不过,这并不代表乖官亲自登门人家就不搭理乖官,不管怎么说,明朝中后期的读书人,还不像清朝的读书人那么迂腐,写出来的八股文透着一股子腐烂的味道,这时候的读书人即便写八股,也讲究一个清新明朗,读来未免一快,等清朝的八股,那就不忍卒读了,完全就是假大空,把一个意思翻来覆去的用各种辞藻编织起来,看起来之乎者也,揉碎了一看,里面屁的内容都没有。

    故此,乖官与这等人为友,倒也有乐趣,他如今谱儿大,出行屁股后头都有一堆人跟随,那些人嘴上不说,心中也是羡慕的,这也是人之常情,毕竟管宁华歆划席绝交的典故说起来好听,但古往今来有几个能做到管宁那般修养的。

    而陈继儒这厮还是把王阁老家闺女仰慕郑国舅的文采夜奔国舅的故事编了出去,他随口说出去,没几天就传扬了出去,故事未必多么不堪,无非就是有女怀春,也不算多么离谱,关键这个怀春的女子是阁老家的小姐,这未免就是当众扇脸了。甚至有很多人其实心知肚明的很,什么有女夜奔,不就是国舅给国丈出气故意抢阁老家的闺女么,但是,强抢民女哪儿有才女夜奔来得有诗意,挂在嘴边也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情,故此,集体失明,把强抢民女就遗忘了,一致认同后一个说法,王阁老家的王蓉蓉小姐仰慕国舅文采,觉得申时行申阁老家的二公子才貌不够出sè,故此开大明朝野先河,带着贴身丫鬟对国舅自荐枕席……

    申时行是苏州人,王锡爵是太仓人,苏、松、太历来是江南富庶地方,文风鼎盛之地,在明朝中后期更是商业繁华之所,故此这个说法很快就到了苏州和太仓,把申家的人气得是三尸暴跳,申家二公子更是连门都不好意思出(按说,这时候应该有人穿越到申家二公子身上,然后,废材变成牛人,教训了未婚妻和jiān夫,练成绝世神功……哈!)。

    话说三兄弟四下串联,为的是人民曰报,陈继儒的享大名十数载,从七岁就开始名扬天下了,他既然挑头办报,何况又有国舅撑腰,读书人讲究个什么?不就是立德、立功、立言三项么,如今这办报,就是立言的一种,何况乖官还开出高薪,多高呢!月俸十八石,这时候一石米大约半两银子,十八石相当于九两纹银,相当于五品官的俸禄,还承诺,有休沐日,这休沐规矩么,大家都是文化人,咱们不说空话,按唐代规矩办。

    明太祖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朱元璋认为,老子当年为了吃上牛(肉)都造反了,给你们俸禄已经很不错了,还想休沐?做梦,故此,明朝官员休假就三天,过年、冬至和太祖诞辰。

    所以说,明朝官员贪鄙,真的不能全怪官员,朱重八这厮太小气也是极大的原因,老子一年干到头,俸禄才那么一点儿,还没休假,卧槽泥马,女人每个月还有那么几天呢!

    而唐代休沐就宽泛了,后世的什么黄金周跟唐代一比,未免就小家子气了,唐代是旬休,十天休息一次,听起来很少,但是唐代有庞大的带薪假期,像是过年啊冬至啊什么的,一律都休沐七天,俸禄照样拿!此外,举凡端午、中秋、重九……等等等等但凡说得上来的节日,甚至还包括皇上诞辰、太后诞辰、如来诞辰、观音姐姐诞辰、老子诞辰、夫子诞辰……总之,一年不休满一百天大家都不干。

    如此算下来,也就是说,大家每年有一百两银子的薪水,然后还可以享受差不多一年四分之一的带薪假期,甚至,乖官还说了,凭啥当官的有冰敬碳敬,咱们大伙儿都是名士,不比他们那些做八股的家伙要高贵?咱们也得有。

    这样七算八算下来,大伙儿每天收入直逼内阁阁老,换了你,你跟不跟国舅干?

    故此,短短数日,人民曰报就收罗了一堆人才,乖官每天晚上回去,都要把这些话当笑话说给小倩听,不过,有一天闹了个笑话,颜清薇小姐来看小倩,结果乖官刚收罗人心,心huā怒放之下一进门就扑过去,差一点把颜小姐扑倒,搞得大家很尴尬。

    这些小儿女事,就暂时按下不表,乖官开始连日给众人讲述后世的一些价值观念,譬如说,什么叫炫耀消费,炫耀消费导致贫富分化,使国家动dàng,典型的例子,就是那些海商动辄一顿饭数百金,而读书人要去哄抢祭祀夫子的冷猪(肉),在这样的环境下,官员如何不贪鄙?换我我也去贪。

    总之,乖官捡能讲的讲,这些都是和陈继儒、董其昌讨论过无数次的东西,他虽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董陈二人都是一时绝艳的人才,把这套东西编得很圆,按照乖官的看法,三人已经够格在大明开宗立派了,就像是心学那般。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