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将那‘狗屁不通’都不如的朱卷随手丢在一旁‘不取’的那叠考卷中,他再次取过一份朱卷审阅…… “嗯?” 只大致扫视一眼,老学究便惊疑出声,随即饶有兴致的坐正了姿态,细细观摩。 许是‘狗屁不通’的文章阅多了,此番他只看前面的书文经义内容,便觉得此卷答的十分考究,便是以他的阅历也挑不出刺来。 可取! 待看到试帖诗所写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他本抚着长须带着审视的态度念叨诗句的…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可只读完前四句,他便满脸异色的从座位上支起了身子,便是抚须的手无意识的薅断了几根胡须也并未察觉…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待读完全诗,他如同看到了绝世瑰宝一般,惊疑不定的翻看着朱卷,全然没了方才审视的态度。 “妙,妙啊!” 老学究捧着朱卷在房间中踱步,迫切的想知道此诗是何人所写… 但他也知道,此番审阅的是副本朱卷,不是墨卷,而且即便是墨卷,也被弥封了的考生信息。 若是想看此篇朱卷是哪位考生所写,首先得经过主考官以及大部分同考官同意才可调出墨卷审阅。 对于他这等老学究而言,遇见好诗却不知是何人所做,那心中像是猫爪子挠似得,怎么想怎么不爽利。 “来人!!” 老学究思量片刻后不再犹豫,将手中的朱卷叠好随即敲门唤外面的士卒:“我要找徐大人,有卷要荐。” ………… 主考官的房间中… 徐清渚也在审阅几位同考官的荐卷。 能被同考官推荐的考卷自有可取之处。 而他身为此次主持江南道乡试的主考官,不仅要决定哪些考生能中举。 还要将那些有‘可取之处’的卷子做个排名,与一众同考官分出此次乡试解元、亚元、经魁之类的名次。 乡试乃是一道级别的科考,应试生员数以千万计,即便每百人中取二三人,一道之地每届也会出数十近百位举子。 而同样是中举,乡试第一名的‘解元’与数十名的举人含金量自然也有所不同… 就在徐清渚与几位同考官商议之时,却见個老学究兴致而来,当下笑问道:“李老乘兴而来,想来是审阅到了满意之作?” 另外几个同考官亦是笑着打趣:“李老审卷向来严格,如今却含笑而来,必有所获,何不让我等开开眼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