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哈哈哈哈…” 被唤作李老的老学究抚掌而笑,说道:“瞒不过诸位同僚,老朽方才还真审阅到了一篇佳作,此番特来荐卷。” 说罢他将那篇叠好的朱卷递给主考官。 “李老荐卷,不得不尝!” 徐清渚也深知他性子,笑呵呵的接过朱卷翻阅起来,看到前面的书文经义,很是满意的点着头,暗想果有可取之处,待看到试帖诗后,他的脸色便慢慢严肃了起来… 几位同考官见状不由对视一眼,皆是好奇是什么样的佳作能让主考官这般对待。 “妙…妙!” 徐清渚看完试帖诗后一连道了两个‘妙’字,随即似是想到了什么,含笑看向那荐卷的老学究,笑道:“李老此番来寻怕是不止荐卷那般简单吧?” “哈哈哈,瞒不过徐大人…” 李老见自己心思被人戳破也是抚掌而笑,如实答道:“试帖诗自古以来未曾有过佳作,此番老朽偶见此作,自是心痒难耐,想看看此诗是何人所写。” “……” 徐清渚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随即看向一旁几个心痒难耐的同考官,将手中的朱卷递过去笑道:“诸位同僚,请阅此卷!” “……” 几个同考官本就好奇,争相抢着接过考卷,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考卷能让主考官和李老这般称赞…… “妙,妙啊!” 其中一位同考官看过试帖诗后称赞道:“上二联写物生之无间,下二联是草色之关情,语尚真率,佳处颇多!” 另外一位同考官看完后已是附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之意,分为两句,有种宽然有馀地气象!” 接连数位同考官称赞,剩下的同考官阅卷后自是不甘人后,纷纷发表个人见地… “此诗以喻小人也,消除不尽,得时即生以犯正路。文饰鄙陋,却最易感人!” “此诗借草取喻,虚实兼写,三四承上‘荣枯’而言。每有仅于末句见本意者,此作亦同之……” “我诵此诗,皆以为诗中之草作喻辽人去之不尽,如草之滋蔓!” “作者是否有此意,亦未可知。然取喻本无确定,以为喻辽人,则治乱循环;以为喻天心,则波澜起伏。” “见智见仁,无所不可。” “……” 第(3/3)页